华隆机械林天华:石材机械行业要快速发展,当务之急是做好知识产权保护
石材机械装备制造业在此时此刻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自主创新意识的薄弱。而这也被林天华视为目前石材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最大危机。作为标榜创新的领军人,林天华坚持以差异化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以创新迎击产品同质化。本期人物访谈,对话华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天华,解读市场危机潜伏之下,华隆如何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
11月8日,华隆机械在水头石博会中展出了其专利产品新型双刀矿山机。作为华隆机械50项专利产品之一,这一新型产品在展会上受到了高度认可。然而,林天华的心情却有些沉重。
“展出的机械产品传达了‘精细化、数控化’的趋势,但是,在展会上逛一圈下来,你会发现,每家的石材机械产品除了颜色不一样,基本构造功能都差不多。”林天华说,机械行业创新能力的薄弱已经成为行业诟病,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石材机械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
而这显然是一直以来,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生命力的林天华所不愿意看到的。
第十五届水头石博会中,华隆的新型专利产品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
以差异化应万变
追溯华隆的成长历史,“创新”二字始终贯穿其中。
“1997年华隆机械成立。在此之前,华隆一直是以家庭小作坊的简陋方式经营,所生产的产品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客户的使用,和市场上的并无多大区别,清一色的单臂式圆盘锯、切边机和手工磨机。”林天华说。
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2002年。2002年,石材消耗总量在突破一亿平方米大关之后,石材需求的剧增让不少人对石材机械加工制造业趋之若鹜,石材机械市场顿时热闹了起来。而正是这番动静,惊醒了彼时埋头于“生产-制造”的林天华。他开始意识到,“企业不仅要满足客户的需求,还要追求创新。面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没有实现产品差异化,那我们必将被列入淘汰的名单之中。”于是,林天华带领研发团队,潜心研究,研发出了以矿山锯为代表的产品,并面向全国推广。而作为创新意识鲜有的几家石材机械企业之一,华隆这一产品的面世,快速地吸引了石材企业的关注,同时也拉开了与其他机械加工企业的距离,成为行业领跑者。
华隆“创新”的导火线自此点燃。“起初许多生产厂家还不大重视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到2010年之前,这一产品基本上只有华隆在做,可谓一枝独秀。慢慢地,做的人多了,矿山锯也从一家独秀变成了一个大行业。”随着建筑、装饰业的发展,各种品种、规格的石材制品需求量迅速增加,刺激了石材加工机械的发展,石材装备制造业面临机械产品的多元化需求。进入2008年,初具规模的石材装备制造业开始形成分化,各种用途的石材机械应运而生。彼时专注矿山锯市场的林天华,同样抓住了这一市场契机。“2008年是华隆至关重要的一个转型点。这一节点标志着华隆开始由专一的矿山开采机械产品向多样化产品转型。”林天华说。
“华隆一直在思考,如何减少污染,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技术含量,从安全、高效、品质,以及为整个行业创造更高效益这几个方向下功夫。”林天华表示,即使是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愈加严重,价格体系混乱的市场形势之下,这一方向,华隆从未改变。2010年,华隆又一次迈开步伐,深耕数控异型加工领域,现在已进入产业化的转型升级,形成了从矿山开采生产、加工、精密数控加工设备的全产业链产品体系。林天华表示,在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环保、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的趋势下,数控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已成了华隆的重中之重。
精品与服务锻造精工品牌
2013年,华隆提出“精工”理念,以“华隆精工,助你成功”的强大信心应对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市场。
“精工即精益求精,首先得立足于产品本身。”林天华用四个字——“无中生有”,表达了华隆的核心技术,因为对创造与众不同的好产品多了一份专注,华隆的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了无以比拟的优势。其背后,是一支有着近30人的研发团队,在随波逐流的市场环境下,仍坚持寻找差异化。林天华表示,华隆的专利产品已超过50项,其中有3项正在申请中。每一件产品都需要花3~5年的时间投入研发。在“模仿”已经成为常态的现状之下,这样的代价显得尤为奢侈。而在林天华眼中,这却是华隆领跑的动力根源。
除了在研发及生产能力上不断超越之外,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提供优质化的服务,也被纳入“精工”的核心意义之中。“企业要生存,服务就要跟上。否则,即使有再好的产品,企业也要衰退。”林天华分析,我们是机械生产专家,但购买产品的用户是门外汉,对于机械的安装、构造、修理、升级等专业技能并不熟悉,产品再好,若没有服务的话就是一堆废铁。“服务管理与产品创新是相提并论的。产品走到哪里,服务就要跟到哪里。”
如今,华隆的销售网点遍布全国,乃至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68个国家和地区,每个网点都设立了售后服务和技术维修点,并采用现代化的服务体系管理,遵循片区优先服务的原则强化服务。公司专门设立技术专家团队跟踪服务,争取做到50%的问题直接用电话解决,30%的客户在片区销售点直接服务,20%的企业由公司内部24小时之内到位服务。不仅如此,华隆还推行责任制,做到严格把控,及时反馈和系统化管理。“公司专门成立服务局,对员工的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和记录,确保产品服务能够全方位、及时性地进行。”林天华说。
“华隆专注石材机械发展的20 多年来,每天都在学习和成长。学习、转化、接受再进行产出,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林天华表示,在许多企业面临危机举棋不定之时,华隆未来的方向却很清晰——安全、环保、高效、品质。“任何企业只要按照这样的方向,并坚持创新,负责任地去做,肯定是好产品。”
创新需要得到保护
不过,现在石材机械加工企业面临的现实是,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制造”阶段,对于“创新”避而远之。
“大家都觉得创新没有意义。”林天华说,“很多企业认为开发的成本太高,创新投入的代价太大,加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不完善,即使创新了也得不到保护。”单纯的仿造从而造成了恶性的价格竞争,这不仅让许多创造型企业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同时也使得整个行业停滞不前。他表示,这几年行业的注意力都在量化上,真正做转型升级的企业屈指可数,这导致了严重的库存积压,市场消化不了,企业风险压力增大,2014年石材机械企业就为此付出了代价。
石材机械装备制造业到了应该“质变”的时候。
“要先做强再做大。这几年愈加凸显的市场问题给企业带来的危机感并非噩耗。而石材企业所面临的转型升级对石材机械加工企业而言也是一个绝好契机。”林天华说道,只有危机感才能让企业对创新引起重视,只有研发差异化的产品企业才有生存空间。他分析道,石材企业现在正面临劳动成本高,利润下滑,环境污染等压力,越是困难,他们就越需要智能、创新、高效的机械产品。显然,这对石材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这时候只要企业走差异化路线,研发创新的机械产品,它就会像磁铁一样。即使你不主动出击,客户也会自己上门。这就是企业的生命力。这也是为什么在危机来临时刻,我们还能感受到一片春天。“有的企业面临危机,生意做不下去了,就抱怨市场行情不好,规模比人家小, 没有背景等。但其实,责任在于自身。企业应该总结行业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做好产品创新,为行业排忧解难。只要你做好,消费者肯定会为你投票。”
真正要让石材机械行业快速发展,做强做大,当务之急是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同时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在林天华看来,石材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提升将会受到阻碍。“现在知识产权保护并不完善,而且程序非常复杂,我们也在等待国家和相关的协会组织能够出台更方便快捷,有法律效应的方法来约束抄袭行为。华隆肩负责任,在同质化竞争激烈,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市场环境下,走在行业前面,担起研发创新的担子,继续做有代表性的、差异化的产品,带动石材加工设备产业的发展。
来源:《海西石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