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1942年时,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沫东镇先锋村,有村民在耕掘田地时,偶然发现了一座古代墓室。墓室整体为券拱砖室墓,其上半部分已经被毁,墓顶封土及砖室拱部几乎被夷为平地,墓室内的石棺也露出地表。
此事发生后,涉事村民感到惊恐不已,但是其他村民却对此并不介意,一些村民开始哄抢墓中的宝物,甚至连棺椁中的尸骨都被拖了出来。
所幸的是,当地乡绅还有一些文物保护意识,认为此举是对古人的不敬,于是找来巫婆神汉前来“作法”,算是以此告慰亡灵,并举行盛大的仪式,将这口石棺恭恭敬敬地取出,摆放于村中的祠堂之内供奉。
芦山县先锋村出土的石棺,整体为长方匣式,材质为红砂岩石,长度为2.54米,宽0.83米,高1.01米,棺盖有略微缺损,盖头处刻有一饕餮衔环图案。在棺首左侧处,有以隶书刻成的墓志铭,曰“故上计史王浑伯昭以建安拾六岁在辛卯九月下旬卒其拾七年六月甲戌葬呜呼哀哉”,共5行35字,属于汉隶书法精品。

该石棺出土后,曾一度受到著名考古学者郭老的重视,他本人根据棺材墓志铭拓本断定,该石棺主人应该是汉代时期的王晖。王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官僚,曾任汉嘉郡上计史,卒于建安十六年,属于当时朝廷中的一位名人。
与此同时,我国著名美学家、雕塑家王先生,也对石棺进行了高度评价,将其誉为是“汉魂”、“汉艺精粹”。王晖石棺之所以会得到如此高的赞誉,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石棺上的雕刻太过精美。
王晖石棺棺首右侧处,刻有一倚门而立的妇人,此人上半身微露,身着宽袖长服,上方带有云带,下方有护腿甲。石棺左壁之上刻有一龙,头部有角,身体有翅,背部有鳍,口部衔有绶带。石棺右壁刻有一虎,肩部同样有翅,身体环刻节纹。石棺后方雕刻一龟蛇缠绕形象,两首相亲相吻,应是玄武之象。郭老认为,石棺所雕刻的图案,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神兽”,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其中“朱雀”应被雕刻于棺首部位,但是其本身并未出现,原因就是墓主人的灵魂,已经乘朱雀飞往天国。
不过对于郭老的这种论断,考古学家任先生却持有不同意见。任先生是四川南充市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史学家、考古学家、近代藏学研究学者。曾历任重庆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教授之职,一生研究涉及诸多领域,并获得了较高的成就。

任老认为,王晖石棺上雕刻的图案,应该是我国神话中的“虬龙”与“螭虎”。“螭虎”也被称为“螭龙”,曾在古籍《文选·屈原》中被记载:“世溷浊而莫予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虬龙”与“螭虎”,二者都是著名的祥瑞之兽,象征着墓主人的勇猛与睿智,因此,王晖石棺首部不存在雕刻图案。
正是因为两位学者在意见上的不同,二人还因此进行了一次激烈的学术争论,甚至相互之间发表长篇论文进行争辩,企图说服对方,但此事结果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成为了考古界中著名的“悬案”。

谈到这里,小编也希望现代考古专家们将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破解王晖石棺雕刻图案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