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参展的16位青年才俊:陈为新、林云曦、陈强、覃涉、陈为福、王文龙、谢麟、雷剑镖、刘冬彦、袁德春、温立武、雷江铭、梁友杰、陈麒之、陈智楠、郑嘉诚,他们用手中的刻刀见证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以优秀的作品献礼伟大的新时代。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豫闽表示,寿山石文化是中国石刻艺术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寿山石用以治印后,其印钮雕刻也随之发展起来,形成独特的印钮艺术风格。而青年一代的寿山石雕刻创作者,更是肩负着寿山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希望这种的探索、追求与实践要一直持续坚持下去。”

记者步入展厅,目光被百余件出自寿山石印钮雕刻领域崛起的新锐们之手的精美作品,所深深吸引。
此次展览作品题材广泛,瑞兽、蔬果、花鸟、草虫、山水、人物,涉及广泛;技法多样,博古、薄意、开丝,依势俏形,借色取巧。以精准的艺术眼光,精妙的构思创意,精湛的手法技艺,承载着传统文脉,融汇着时代元素。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参展福建省青年寿山石雕刻家陈为新认为,寿山石雕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福建省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间艺术项目,经过二十多年的迅猛发展,其市场价值也是与日俱增,近年来,随着市场回归理性和消费观念升级,寿山现在到了拼创意、拼才情、拼艺术造诣的时代。

“今天大家带着自己的精品佳作来到现场,在这个雕刻艺术平台上,相互交流沟通,也是一次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陈为新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幼林称,寿山石印钮雕刻最初以古兽为主,逐渐发展至有博古图案、瑞兽、花果、翎毛、鱼虫、人物等多种类型。“今天参展的青年雕刻作者在前辈们40年的逐梦前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治钮卓越。”

展览开幕式后,青年印钮创作者还齐聚一堂,就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寿山石雕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开拓寿山石钮雕工艺的创新动力,促进印钮文化的崛起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据悉,10月份,展览还将移师浙江杭州,将寿山石的文化和艺术带到杭州,加深杭州市民对寿山石印钮文化、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