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专家初步考证,两件物品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市博物馆负责人为上交、捐赠人颁发了荣誉证书。

市民上交珍藏多年墓志碑
陈保朝和陈金雷居住在阜城七里铺社区,因近期拆迁,家里珍藏多年的墓志碑如何安置?他们想到市博物馆,便与市博物馆相关人士取得联系。
接到反映后,市博物馆立即派人前往查看,通过初步解读铭文得知,该碑为“明昭勇将军张尚文夫妇墓志铭”,具有重要价值。
据陈保朝介绍,他所在的村子旁原有一座大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墓被扒开,当时市民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出土的很多“宝贝”被市民哄抢,他家和没有抢到“宝贝”,就把两块合在一起墓碑拉回家,一家一块。
后来,有人曾出数千元要买墓碑,两家都不愿意卖。
因为拆迁,陈保朝居住的村子和老房子都将消失,下一步会住进楼房,墓碑没了安放的地方。陈保朝和陈金雷想把墓碑上交到博物馆。
墓志铭记载“正三品”官员生平
据乾隆《颍州府志》记载,张尚文,徐州人,明代颍川卫指挥使第七代,为颍川卫官阶最高的职务家族(明代正三品)。
墓志铭中还涉及到当时的朝廷重臣,如礼部尚书薛三省等。随着墓志铭的进一步考释,张尚文的生平事迹等将浮出水面。
市博物馆馆长刘建生表示,“明昭勇将军张尚文夫妇墓志铭”中记载了阜阳市明代众多名人和历史事件,为研究明代军事史提供珍贵实物资料。
城南发现“兽身人首”石雕
市民王创创和秦平上交的“人首兽身石雕”出土于阜阳城南土山村,系取土时发现。
经初步鉴定,为类似镇墓兽的“人首兽身石雕”。在以往出土的镇墓兽中,以陶质为主,且体型较小。这座“人首兽身石雕”为青石材质,体型较大,重上百公斤,在阜阳市首次发现,省内罕见,具体年代有待进一步考证。
近年来,市直文博单位加大了文物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市民自觉保护文物意识明显提高。
同时,文博单位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及时征集和收缴了一大批珍贵文物。
(责任编辑 吴硕凌)